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(fā)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。 歡迎投稿:郵箱724922822@qq.com 客服電話:025-86163400 18061633398

深讀|“歪脖子樹”流量“退燒”記——南京鼓樓巧用“時間管理”平衡打卡與生活

2025-10-10 09:16 來源: 中國江蘇網 編輯:菜菜 瀏覽量:0

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,南京市鼓樓區(qū)頤和路街區(qū)人氣火爆。每天,數以萬計的游客涌入這個街區(qū),很多人將與“網紅樹”合影留念視為必打卡項目。高峰期,排隊等位時長以小時計,游客聚集帶來的出行不便和嘈雜聲音讓周邊居民備受困擾。

如何在延續(xù)文旅熱度的同時,讓本地居民不再叫苦?網紅打卡點有“硬幣兩面”,城市治理卻不能做非此即彼的“單選題”。晚10點半后,禁止商拍,樹下放置提示牌,公安、城管沿街巡邏勸離商拍團隊……以這個國慶中秋假期為實驗期,鼓樓區(qū)多部門合力摸索一條文旅流量與城市治理的雙贏路徑。

頤和路火得出人意料,又暗藏邏輯。多年前的市政建設中,考慮到片區(qū)樹木低矮茂密,且為了整體風貌協(xié)調,相關部門一改慣例,選用燈光昏黃、造型古樸的路燈;去年一次例行出新,將片區(qū)的鵝黃色外墻粉飾一新;頤和路11號院門前的一棵楓楊樹,在修剪過后,其旁逸斜出的生長姿態(tài)更加明顯……

多重因素加持,頤和路的拍照屬性被網友無意間發(fā)掘,并逐漸走紅。大家形象地稱這棵樹為“歪脖子樹”,小紅書平臺上,它有專屬詞條,話題瀏覽量近90萬,“頤和路”的瀏覽量則突破9400萬。

早期個別博主打卡,引來游客和商拍團隊扎堆?!叭ツ昶?,我們開始陸續(xù)收到居民投訴,集中體現在夜間擾民、影響出行等?!睂幒B方值李U和路社區(qū)主任曹霞介紹,頤和路11號周邊涉及住戶37戶70人,平均年齡超50歲,又毗鄰瑯琊路小學、赤壁路小學,市民對環(huán)境的安靜、安全需求迫切。

而人流高峰期的頤和路,短短240米內活躍著50余個商拍團隊共200多人。白天,游客和攝影師時常橫穿馬路,在慢車道、人行道上擺造型、放器材、修照片。有居民反映,一些人甚至推開院落大門,在里面閑逛、換衣服。到了晚上,奔著夜景而來的游客比白天更多,甚至不少人專挑后半夜趕來。部分攝影師告訴記者,晚上是接單高峰,他們經常白天休息、夜里工作,甚至通宵忙到凌晨四五點。

這對周圍居民帶來的影響更甚。為了指揮馬路對面的游客調整姿勢,攝影師基本靠喊;此起彼伏的閃光燈,直接射向沿街窗戶;網約車、共享單車隨著人流到來,入夜后的頤和路變成“鬧市”。

在“歪脖子樹”對面的頤和路12號院,謝阿姨已住了20多年,她直言“被商拍折磨到無話可說”,“白天出門買菜,被擠到慢車道上走。晚上一直吵到次日凌晨三四點,又是閃光燈又是大聲喊,我們根本睡不著。”

爆火的“商拍一條街”,成了矛盾高發(fā)區(qū)。鼓樓公安分局寧海路派出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截至9月30日,頤和路街面今年的相關警情有70多起,其中20余起為擾民,40余起是商拍團隊糾紛?!岸嗍菫榱藫屛恢谩尶驮?,一些團隊甚至發(fā)生肢體沖突?!?/p>

00后商拍攝影師孫浩(化名)很看重現在這份職業(yè)。去年,他辭掉“交完房租只夠吃喝”的工作,自費學習攝影,又花了近兩萬元購置相機、鏡頭,干起商拍。

“一張照片標價20元,30%分給負責拉客的助理,還有吃飯、充電等開銷,接一個100元的單,到手不到70元?!睂O浩說,通宵拍照是常事,雖然累,但收入大幅增長。記者走訪多位攝影師發(fā)現,他們大多數為全職從業(yè)者,少數是“白天上班、晚上兼職”,商拍是其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“商拍為一部分人解決了就業(yè)、增加了收入,也帶動了頤和路的旅游熱度,其正面作用不可忽視?!睂幒B方值擂k事處副主任章小勇認為,對商拍不宜一禁了之,但更不能任由其野蠻生長?!邦U和路首先是公共道路,其次才是網紅打卡點。保證交通安全、生活秩序,無可爭議排在第一位?!?/p>

形成有效管理卻并非易事。記者綜合文旅、城管、市監(jiān)、公安、司法等多部門人士意見發(fā)現,新興的商拍行業(yè)尚處在監(jiān)管“灰色地帶”。

首先,頤和路不是封閉景區(qū),沒有管理機構,無法出臺條例約束。其次,商拍屬個人勞務服務行為,無需辦理工商證照,不是經營主體。再者,對于占道現象,城管只有在責令改正未果后,才能處罰。最后,擾民行為存在“取證難”,且公安機關的執(zhí)法權不能隨意行使。

當然,禁止商拍并非沒有“一勞永逸”的辦法?!凹友b護欄、換裝路燈,氛圍感一破壞,人自然會少。”寧海路街道城市治理辦公室負責人曲魯寧話鋒一轉,“但把游客趕走,顯然不是最優(yōu)解?!?/p>

10月1日下午3點半,眼看涌入頤和路的游客越來越多,交警、公安、街道決定啟動應急預案,對江蘇路—牯嶺路段進行臨時交通管控。1個半小時后,人流量下降,該路段解除管控。得益于居民憑證通過等一系列配套辦法的實施,其間沒有居民投訴。整個假期,有4天因瞬時人流量高,該路段實行臨時管控。

真正的壓力在晚上。

10月4日晚9點半,寧海路街道執(zhí)法中隊隊長楊爽帶隊,開始了當晚第一次勸導。一路望去,有的游客坐上路肩,有的攝影師把器材設備擺在人行道上,還有人高聲聊天、隔著馬路大聲喧嘩。楊爽一一勸阻,并提醒,10點半后禁止商拍。

這樣的夜巡,每隔半小時就要進行一次。600米的江蘇路—西康路段,楊爽一晚能走出2萬步。在沒有執(zhí)法權的情況下,只能靠勸和疏。

晚上10點半后,隊員們不得已用上“硬手段”——在外墻投射文明標語,并放置提示擋板。遇到偷偷舉起相機的“游擊隊”,隊員們打開執(zhí)法夜燈,站在樹下和他們“對峙”。

假期開始前,鼓樓區(qū)專門成立臨時指揮中心,匯聚街道、交警、文旅、宣傳、公安、城管、團委等多部門,共護片區(qū)安全有序。公安專門抽調警力支援,交給街道統(tǒng)一調配,聯(lián)合夜巡成為常態(tài)。除定期機掃外,環(huán)衛(wèi)部門增派人手,加大巡邏頻次。大學生志愿者也加入進來,開展文明勸導。

楊爽更希望商拍整治能形成內生動力,實現長效長治。假期前夕的一次座談會上,街道召集50余家商拍團隊促膝長談。會上,后者拿出一份擬定好的文明公約,包括對團隊進行動態(tài)管理、配備統(tǒng)一工牌等。假期期間,有攝影師主動站出來,加入勸導隊伍,“我們把自己管好,這份工作才能干得長久?!?/p>

一系列變化也在街區(qū)發(fā)生。為了方便攝影師戶外如廁,小廣場隱蔽處加裝移動廁所;鑒于攝影器材不易攜帶,街道聯(lián)合美團設立的儲物柜已完成現場勘察;一些網友拍攝的夜巡視頻帖,發(fā)在社交平臺后,成為政策“傳聲筒”,夜拍游客少了,商拍擾民相應緩解。

寧海路街道宣傳委員王妍期待,鋪天蓋地的聚光燈能從“歪脖子樹”分散開去,去發(fā)現頤和路更多的美?!跋蠕h書店、頤和公館、馬歇爾公館、污水處理廠舊址,整個頤和路街區(qū)有太多建筑可以去看、去拍、去感受。如果只把這里當作‘出片式旅行’的一站,就不能體會鼓樓的美、南京的美。”王妍說。

原文地址:https://jsnews.jschina.com.cn/jsyw/202510/t20251010_s68e848c5e4b0d3253698f3fa.shtml
江蘇蘇訊網客服:025-86163400
【責任編輯:陸超】
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